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中心 > 栽培技术

Technology技术中心

官方微信

联系方式

010-51503878

分蘖对玉米产量是否存在影响

日期:2019年07月01日  

分享到:

 

玉米每个节位有一个腋芽,往往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形成分蘖,大多发生在出苗至拔节阶段。

调查中发现:分蘖形成与品种、密度和地力等有关系,如:

改XY335美系品种易出现分蘖,而ZD958、ZD909等品种很少出现分蘖。

改XY335美系品种密度>5000株/亩很少出现分蘖,但随着密度越低分蘖则越多。

地力水肥条件好的玉米分蘖的比例高,丘陵旱地、瘠薄地很少出现分蘖。

此外,低温天气、药害病害等情况也会导致玉米形成分蘖。

答案是不会。

同一品种,连续两年,在吉林农安獾子洞试验田进行保留和去除分蘖对比试验,结果得出保留分蘖与去除分蘖产量相当,所以建议大家不掰丫子。

如果将保留分蘖处理中的分蘖果穗计产,产量会略高于去除分蘖处理的产量。

保留分蘖的玉米生长健壮,发育快,到了后期,保留分蘖的玉米植株比去除分蘖的植株茎秆粗壮,抗逆性强,果穗大。

两年试验田分蘖株数均占较大比例,2016年为88.21%,2017年为86.13%。保留分蘖处理中,2016年84.52%分蘖在玉米生长后期枯死,2017年为76.51%。

保留分蘖的果穗比去除分蘖的果穗籽粒重量相差32.3g。(图片源于山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张中东老师)

保留分蘖的玉米比去除分蘖根系更多、更健壮,分蘖能增加叶片数和叶面积。而根和叶作为玉米的营养器官,保留分蘖利于地下根系吸收更多营养和地上叶片合成更多能量。

保留分蘖的玉米比去除分蘖根系更多、更健壮,分蘖能增加叶片数和叶面积。而根和叶作为玉米的营养器官,保留分蘖利于地下根系吸收更多营养和地上叶片合成更多能量。